|
 週五就是夏至了,夏至這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晝最長而夜最短的一天,夏至過後開始就是夏季最熱的時候了,那夏至前後有甚麼可以注意養生的地方呢?
1. 注意中暑:在炎熱的天氣運動或曝曬的時候,記得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並且適時的在陰涼處休息,才可以避免中「陽暑」。在大熱天或運動過後,避免馬上服用冷飲、沖冷水澡,雖然這樣能使身體迅速感到涼快,卻容易讓毛孔緊縮,使得體內熱氣、濕氣難以排出,囤積於體內,會導致熱傷害,也稱為中「陰暑」。
2. 適量運動:夏天大太陽時過度激烈的運動容易導致中暑,因此建議在清晨或傍晚運動,並可以選擇輕度運動如散步、慢跑等等,少量出汗來排出體內的濕氣和熱氣。
3. 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清熱的食物或花草茶飲:可以吃些苦的食物如苦瓜、筍子、香菜等等,也可以服用少量清熱的水果如西瓜、番茄。還可以喝一些清熱生津的花草茶如小油菊茶、羅漢果茶等不會造成身體負擔,低糖、低脂的茶飲,小油菊茶有清肝明目的好處,並且帶有獨特的蜂蜜清香,而羅漢果茶可以清肺潤喉,適合用喉嚨的族群,如老師、講者等等。
4. 夏至過後(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可以考慮使用「三伏貼」,三伏貼是使用冬病夏治原理,利用中藥製成的外敷方,分別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擇一做三伏貼的敷貼連續6次。而在冬天(約11月至隔年2月),取冬病冬治的原理做「三九貼」,三九貼一樣連續敷貼6次,並且連續3年敷貼效果較佳。適合族群有鼻過敏、氣喘、皮膚過敏、異位性皮膚炎、冬天易手腳冰冷、長期疲勞者、慢性支氣管炎和畏寒者。至於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使用三伏貼,則可根據中醫師的診斷來做決定。
看完以上大家對自己的身體在夏至這天的情形有沒有進一步的了解呢?最後祝大家的身體和心情都如夏至的陽光一般燦爛!
| |